很多人认为,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因为穷养,男孩才知道拼搏;因为富养,女孩才不会一味追求物质。这个观念有一定的道理,但理由并不充分。实际上,穷养和富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富养女儿,困难家庭不一定具备条件;而穷养儿子,富足家庭也不一定能够狠得下心。“穷养儿富养女”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穷养还是富养是家庭条件决定的。其实,无论穷养还是富养,都不如培养一个孩子的教养。只有孩子有教养,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才会更广阔。最糟糕的状态是不管男孩还是女孩,父母都对他们娇生惯养,这会导致孩子不守规矩、娇气、任性、没有法度,甚至完全不知道如何与世界相处。我以为抚养孩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法则: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无论男孩、女孩,家长都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活习惯,这对孩子未来的影响非常大。比如让孩子养成打扫卫生的习惯,知道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扫房间等。
再比如,让孩子养成尊敬父母和老人的习惯,有好吃的东西让长辈先吃,在饭桌上不将所有好吃的都夹到自己碗里。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好的行为规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还有读书的习惯。孩子不一定要读教科书,可以读其他对成长有帮助的书籍,例如小说、诗歌、散文、历史,简单的科学著作等。
在这种习惯的养成过程中,父母的带动会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如果父母不爱阅读,孩子就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父母从孩子两三岁时就开始跟着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讲故事,到八九岁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养成良好个性。
首先,良好个性体现在孩子总能保持心平气和,不会遇到事情就急躁,随意发脾气。尽管孩子在小的时候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但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家长要让他们慢慢知道什么情况下发脾气是错误的,并且要及时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讲道理。
其次,良好的个性体现在孩子合群。也就是说,孩子能够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有好吃的、好玩的东西能跟别的孩子分享,这些都能够体现孩子良好的个性和分享精神。孩子的个性养成比较完美的状态就是,孩子成年后在做事情、与人交往时能够谦让,不任性和独占。这样的个性是男孩女孩都应该养成的。
男孩女孩之间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男孩子需要有更多坚毅精神和果断接受挑战的勇气。在男孩成长过程中,家长要让他有更多独立的机会,少一些娇惯。
因此,养男孩并不一定是要少给他钱,而是要让他有一种精气神。这种精气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的精神。
女孩的培养则需要与男孩有所不同。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让女孩子在某项体育运动方面达到极致,而要培养她们保持心态平和、快乐的能力,让孩子遇到事情不急躁,同时能和别人比较和睦地相处。
现代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一般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要大一些。女孩子的平和、快乐对未来的家庭很重要,也对女孩成为母亲后对待孩子的方式有重要影响。一个脾气急躁的母亲,会让未来的孩子的教养产生很大问题。同时,女孩子还要尽可能地知书达理,具备一定的持家能力。
为什么读书对女孩更重要?这并不是为了要教育女孩子成为教师、知识分子,而是因为这对后代的成长会起到巨大作用。一位女性喜欢读书,她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人生态度就容易更好一些。我认为女孩子可以要小性子,但是要及时收住,能够在关键问题上讲道理。如此,人们才愿意和她交往下去。
所谓持家能力,其一是安排家庭事务的能力,即处理好家庭内的关系的能力;其二是把家庭打理舒适的能力,包括把家里整理干净,会做好吃的饭菜。这些事情看似传统,但实际上对未来维系家庭的幸福与和谐极其重要。
综上所述,孩童时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是让我们成长为成功的男人和幸福的女人的必备条件。良好的习惯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个性脾气,包括男孩的坚毅和果断,女孩的平和与快乐。这些习惯是无论未来社会如何分工,我们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才能。因为这样,一个人的生活才会幸福和平稳。